第277章(1 / 2)

没多久,香酥梨做好了,锅盖一掀,香味立马就充满了整个厨房。

宋老太用盘子把锅里的香酥梨盛出来,把筷子递给陶十三。

“来,尝尝吧。”

陶十三闻着味,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。

接过筷子,夹起一块,顾不得烫尝了一口,眼睛亮了起来。

就是这个味道,这个熟悉的味道,除了她师父,再也没人做得出来了。

“嗯,好吃!娘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!”陶十三赞不绝口,嘴里也一直没停下来。

吃着吃着,眼泪就没忍住掉了下来。

宋老太笑眯了眼,看着陶十三吃得开心,她也感到无比满足。

“好吃就多吃点,我都许久没做过了,也不知道这手艺生疏了没有。”

“没有,一点生疏都没有,还是那么好吃!”

这话说得奇怪,宋老太愣了一下,“娃,你之前吃过我做的香酥梨?”

“吃……”

陶十三愣了一下,反应了过来。

“没吃过,但是和我想象中的一样好吃!”

她看着像是有事儿的人?

看着就还剩一块的盘,宋老太心疼了疼,还是挤出笑,“好吃就都吃了。”

她可不敢说什么下次再做。

做个这玩意,多费东西,多费钱啊!

陶十三也是一点也不含糊,直接就夹起最后一块放进了嘴里。

看着她这一点都没带客气的动作,宋老太立马就知道,这个儿媳妇是个直性子。

这直得都有些看不过去了。

别人的真客气假客气都听不出来,这是傻啊。

陶十三当然不傻。

她只是看到了自已师父,压根就没想那么多。

她现在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已的师父。

别说让她把香酥梨吃完了,就算是让她吃毒药,她也会笑嘻嘻的吃下去。

那可是她的师父,给了她生命的师父。

就算,这只是一个分身,那她也舍不得伤害师父半分。

这一整天,陶十三就像是宋老太的跟屁虫一样,宋老太到哪儿,她就跟到哪儿。

村里人看着这犹如亲母女的两婆媳,都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。

“老宋家的,这就是你家老二昨天带回来的那个媳妇?”

“对,这是我二儿媳。”

“听他们说,你这儿媳妇还是国家给领了证的?国家都承认的?”

乡下人结婚,就是两家看对眼了,找媒婆说和一下,然后办个酒席就成了。

只是最近两年,也不时兴办酒席了,基本就是两家的亲戚凑一块热闹热闹,越简单越好。

可没有哪对新人,还正儿八经的去办过什么结婚证的。

可以这么说吧,这十里八村的,办了结婚证的夫妻,一双手都可以数得过来。

对于村里人来说,今天早上宋有财拿出来的那一张纸,还真是个稀罕物件。

“那可不,我儿子儿媳可是正儿八经去政府领了证书的,干啥都不怕的。”

宋老太腰板都挺直了。

老二这总算是办了一件,让她在村里能挺直腰板说话的事情了。

就冲着他从城里娶个媳妇回来,还没要一分彩礼,丈人家,反给一大笔嫁妆这事儿,她家在村里那也是头一份儿。

要知道,别看都是一个地方的人,可这城里人看不上乡下人。

乡下汉子,要想娶着城里的媳妇,那要么就是名声不好的,要么就是嫁不出去,身体多少有点问题的。

乡下姑娘想要嫁给城里人,那也是同样的。

只要条件不差,城里人基本都不会在乡下找媳妇,更别说嫁到乡下去了。

就算是有,那也是别人自已有本事,在城里头混出了名堂,有一份儿正式工作。

还有就是去人家家里做上门女婿去了。

“哎哟,还是你有福气啊,这都不用自已操心,儿子就把媳妇给你找回来了。”

也有些人酸溜溜的,“那可不,谁不知道这宋老二是村里有名的混混,干啥啥不行,吃啥啥不剩,在村里那叫一个狗憎人嫌,这谁知道居然还找了个城里的对象。”

说这话的人,还意有所指的看向了陶十三。

陶十三可是天玄宗的老祖。

她除了遇到师父,师兄师姐的事情会失去理智,可其他时候,老祖她都是个高智商。

她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说这话的人。

反正说的也不是她,对于那个披着死对头脸的男人,她也没有什么好感。

要不是现在他是师父的儿子,她高低得给他剁成肉酱。

“欸,闺女,你说说呗,你咋看上宋老二了?”

“对啊,闺女,你说说呗!你们城里姑娘,不是都眼高于顶的,看不上我们乡下人嘛,咋你就嫁给宋老二这个混子了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